

新时达三年扣非累亏近20亿 纪德法转让控制权机械阀门隔膜阀或套现10亿
新时达(002527.SZ)发布公告,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,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。
2.纪德法家族目前合计持有29.24%股权,若转让其中15%股权,将套现约10亿元。
3.由于新时达连续三年亏损,近三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额接近20亿元,纪德法家族筹划转让控制权。
4.然而,新时达在机器人本体业务中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,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位列四轴机器人国产第二,全球第四。
5.本次控制权转让后,新的实际控制人将如何带领新时达走出困境,备受关注。
2月9日晚,新时达(002527.SZ)发布公告,公司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。若上述有关事项达成,将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。
新时达是一家家族企业,目前,纪德法家族合计持有29.24%股权。转让控制权,假设转让其中15%股权,纪德法家族将因此套现10亿元左右。
谋求转让控制权,与新时达的经营业绩欠佳有关。根据业绩预告,2024年度,公司预计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归母净利润”)为亏损1.85亿元至3.67亿元,与上年相比有所减亏。
这将是新时达连续第三年亏损,近三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(简称“扣非净利润”)累计亏损额接近20亿元。
新时达主要从事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、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、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,覆盖机器人控制、电梯控制、工业控制与驱动。按照新时达说法,公司在这三大领域均具有较强竞争力,其经营业绩不佳让人意外。
根据公告,2月7日,新时达收到公司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的通知,公司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转让事宜。若上述有关事项达成,将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。
新时达创建于1995年,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、全国创新型企业。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,到如今已近15年。
新时达是一家家族企业,纪德法与刘丽萍夫妇及二人之女纪翌为公司控制人,三人合计持有公司29.24%的股权。
分析人士认为,实际控制人纪德法家族转让控制权,如果不安排表决权委托内容,那么,本次控制权转让,至少涉及15%的股权。以新时达2月7日收盘价计算,涉及的交易价款大约在10亿元左右。
当然,通常而言,涉及到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,往往有一定幅度的溢价,且新时达所处机器人这一热门赛道。
2015年5月14日,上一轮A股牛市时,新时达股价达到阶段性高位时,刘丽萍减持了972.55万股股份,占公司总股本的2.47%,套现约3.10亿元。
2017年12月29日,先进制造业基金与新时达签订协议,机械阀门隔膜阀拟出资6亿元向上海新时达辛格林纳投资有限公司(智能科技的前身)增资,增资完成后持有智能科技20%的股份。
但在2023年,先进制造业基金退出,新时达合计耗资7.6亿元回购子公司股份。
新时达主要从事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、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、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,覆盖电梯控制、机器人控制、工业控制与驱动三大领域。
根据财报披露,新时达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。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3C电子、锂电、半导体、光伏等行业与细分领域,服务于全球110多个国家与地区。公司注重研发,在上海、深圳、西安、杭州、德国和日本设立研发中心,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技术中心实验室具有国家CNAS认可资质。公司参与编制与修订40多项国家技术标准与行业技术标准。截至2023年中,新时达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40项,其中发明专利343项,软件著作权277项。
新时达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,在国内拥有新时达机器人、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机械阀门隔膜阀、众为兴、会通科技、之山智控、晓奥享荣、机械阀门隔膜阀安徽新时达线缆、西安新时达高端装备制造软件应用、香港国际新时达等成员公司,并在海外开设德国新时达电气、日本STEPJP株式会社等子公司以及马来西亚辛格林纳自动化合资公司。
在机器人本体业务中机械阀门隔膜阀,目前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位列四轴机器人国产第二,全球第四。2017年到2019年,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出货量处于国产第一,全球第三;2020年到2023年,众为兴的SCARA机器人出货量处于国产第二,全球第四。
2022年大幅亏损,主要受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、商誉减值准备影响。当年,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达7.54亿元。
2023年,公司再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及存货跌价损失准备合计3.97亿元。
根据业绩预告,2024年,公司预计实现的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1.85亿元至3.67亿元、2.32亿元至4.14亿元,再度亏损,由于商誉减值准备等有所减少,公司也有明显减亏。
近三年,公司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17.99亿元至19.81亿元,最高接近20亿元。
经营亏损,除了商誉减值等影响外,与公司三大业务所处市场环境也有关。如电梯业务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冲击影响显著,机器人业务市场竞争激烈,毛利率仅为12.39%。此外,控制与驱动产品业务增长乏力机械阀门隔膜阀。
如果本次控制权事项顺利完成,新的实际控制人将如何带领新时达走出困境,备受关注。